花鸟随想
年少时读诗歌尤爱豪迈的文风,书中告诉我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首
因此读了苏东坡传,也读了好多苏轼的诗词
后来更加广泛的涉猎诗词,发现李白的诗,更是豪迈
初识李白是床前明月光,后世评价李白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但李白诗中的豪迈,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标签覆盖不了的
同苏轼那种豪迈是不同的,苏轼的豪迈更多的是宦海沉浮后的豁达
比起一蓑烟雨任平生
李白的豪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比起苏轼,李白是超脱的,苏轼是政治家,李白是酒中仙
所以李白的豪迈是苏轼学不来的
后来读李白的传记,又有了更多的思考
是盛唐造就了李白
李白是诗人,是游侠,是剑客
殷实的家境和盛唐的文化给了他游历天下的机会
很大程度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造就了诗仙李白
这些年来我也去了不少地方,一张机票就是上千公里,早就不知道走了多少万公里
一直在想我如果生在古代,那一定也是个郁郁不得志的诗人
国庆去了花鸟岛
兜兜转转去了不少地方,也是第一次选择这种很小众的地方
花鸟岛位于东经122度,因花鸟丛生,岛如飞鸟状而得名
用脚步丈量花鸟的土地时,想明白了很多
去花鸟灯塔有直达的观光车,我选择了走路去
路上的风景很美,车上的人大概也不会明白这种心态
看朋友圈有朋友国庆骑行去了西藏,想来同一张机票直接飞到西藏的心境定然是不同的
世人浮躁,所以即便到了花鸟,也行色匆匆
旅行只是为了打卡,如此好像并没有什么意义
大概需要换一种心境,换成一千多年前李太白云游四海时的心境
花鸟之行,终于能深味这种心境
所以重新立志走真正的万里路,去看更大的世界
今天的这片土地上为啥再也没有李白这样的文化奇迹,其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临走时下着小雨,原本大家都在大厅里排队等,船还没来,有人打着伞去了码头排队,所以大家都开始下去排队
脑子里蹦出一个词,内卷
可能内卷就是这样,总有一些人他就是宁愿打伞站在风雨里,也要带着大家去排队
那如果你不在意上船的先后呢,自然可以在大厅等到最后再上
我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上千年的时光,只是让我们的文化变得更加内卷嘛?
即便是在旅行的途中也在内卷,为何如此的病态?
来到岛上就是打卡各种网红景点,轮船观光车,匆匆拍照。
我在岛上睡到自然醒,跟朋友吹着海风吃着烧烤
可能我走得很慢,好多景点也错过了,但我不后悔
有个朋友出门旅行前要做好几页的规划,精确到去哪家店点什么菜
又何必如此呢?
花鸟之行想明白了很多,大抵如上
会更加心怀敬畏的去走更远的路,我自然不是凤歌笑孔丘的楚狂人
但我也可以做更真实的自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